重庆:中小学生竞赛活动“零收费”竞赛结果不作为招生入学依据

重庆:中小学生竞赛活动“零收费”竞赛结果不作为招生入学依据

原标题:重庆:中小学生“零收费”竞赛成绩不作为招生依据。

为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竞赛负担,近日,教育部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全国中小学生竞赛活动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明确竞赛活动应当“免费”,同时竞赛及其结果不得作为中小学校招生的依据。

重庆对中小学生竞赛有什么要求?3月15日,上游新闻记者从重庆市教委获悉,重庆市严格控制和管理全市中小学生竞赛活动,原则上不举办义务教育阶段竞赛活动。但对于经认可的全市性中小学生竞赛活动,竞赛成绩不作为中小学招生依据。

组织竞赛应做到“八不”。

针对变相收取各种费用、以竞赛为名进行培训、转嫁费用等问题,《管理办法》强调,任何学校、学生和家长都应当坚持自愿参加竞赛活动的原则。竞赛的组织和举办应做到“八不”:

坚持公益性,不以盈利为目的;不允许委托或授权各项竞赛工作;任何单位、组织和个人不得向学生和学校收取各种名义的费用,实现“零收费”;不得在参赛时指定交通、酒店、餐饮等配套服务;不得通过为参赛学生组织竞赛相关培训、游学、冬令营、夏令营等方式变相收取费用;不得销售或变相销售资料、图书、辅助工具、设备、材料等商品;没有对参与的学生、家长或老师进行培训;不得以竞赛为名违规收费。

同时,《管理办法》要求,竞赛及竞赛结果不得作为中小学招生的依据,竞赛产生的文件、证书、奖牌应显著标明教育部批准文号和“不得作为中小学招生的依据”字样。

今年可以举办36场比赛。

可以举办什么比赛?自2018年起,教育部连续三年公布经审核的全国中小学生竞赛名单。

2021年9月,教育部下发通知,确定2021-2022学年全国中小学生竞赛36项,分为自然科学素养20项、人文综合素养10项、艺术体育6项。原则上,持有时间应在2022年8月之前。

《管理办法》明确指出,从今年开始,竞赛活动名单每三年动态调整一次,约定举办的竞赛活动有效期原则上为三年,期间每年举办竞赛活动不超过一次,即原则上2022年通过评审的竞赛活动,名单公布后每三年可举办一次。2022年申报后,2025年进行下一次申报。

重庆中小学生竞赛活动“零收费”

针对中小学生竞赛活动,根据教育部要求,重庆市教委于2019年出台了《重庆市中小学生全市竞赛活动管理办法(试行)》,对各类竞赛活动进行规范。

市教委要求,原则上不得举办义务教育阶段竞赛活动,所有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市性竞赛活动必须经同级或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

被认可的竞赛活动应当坚持公益性。主办方和承办方不得以各种名义向学生和学校收取成本、制作、活动、报名、住宿等费用,做到“零收费”。不以任何方式转嫁竞赛活动成本。

同时,坚持自愿原则,不强制或诱导任何学校、学生或家长参加竞赛。比赛期间,不得对参赛者进行培训,不得出售资料、书籍、商品等。变相的。

此外,竞赛及其结果不作为中小学招生的依据。主办单位在发布竞赛公告和竞赛结果生成的文件中,必须明确注明已被重庆市教委认可的相关文件的名称和文号。竞赛产生的文件、证书、奖牌显著位置标注重庆市教委批准文号和“不作为中小学招生依据”字样。

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新修订的《管理办法》出台后,重庆将按照相关要求,继续完善中小学生竞赛活动管理。

附:2021-2022学年全国中小学生竞赛名单

上游新闻记者秦简返回搜狐查看更多信息。

责任编辑: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重庆:中小学生竞赛活动“零收费”竞赛结果不作为招生入学依据
本文地址:http://j4d.55jiaoyu.com/show-371852.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