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国·山东行” |听他们说——台前幕后同样精彩!

“看中国·山东行” |听他们说——台前幕后同样精彩!

Looking China

看中国·山东行

十几天来

小编们采访了导演和制片人

带大家看到了他们的风采

我们也报道了摄制组的活动感悟

带大家走进了她们的视角

但是,除了他们

这次活动还有很多志愿者

他们在各个方面为影片的完成

保驾护航

今天让我们一起看看

他们的活动感悟

快来和小编一起

听他们说——

01

魏浩强(场务与策划)

在本次“看中国 外国青年影像计划 山东行”的参与过程当中,我与共同参与本次活动的朋友们敞开心扉,尽情交流,与大家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与此同时,我也真切地感受到了具有丰富历史内涵的齐鲁文化,希望能够通过我们中外青年的共同努力,让文明交流互鉴的理念插上翅膀,飞向世界各地的万户千家。

02

朱玮琳(场务与策划)

疫情大背景下,生活方式悄然洗牌。在此情形下,因各方鼎力、协力、通力,此次活动如期举办。感谢“看中国·山东行”,让我跳脱出寻常生活这座庐山之外,用全新的视角看到了不一样的中国、山东、生活,不一样的风华、风尚、风光。

我看到中外真情无界的“和”,看到寻常生活之外的“新”,看到农村女性力量的“勇”,看到大变局中安居乐业的“常”。

和优秀的志愿者伙伴相处,如入芝兰之室;老师们的指导与帮助,似杨柳春风拂面柔。于外,九部纪录片,向全国全球推广传播;于内,经此山东一行,温柔、爱和向上的力量,深深植根在我心中。

03

刘欢(场务与策划)

一次有挑战性的志愿者活动,一个超给力的小组,一份最美好的回忆。短短17天的参与让我感受到海大学子的风采,青岛故事的精彩,中外学子互帮互助的友谊!回想从一开始面试到即将开始的展映仪式,点点会议,都是我们每个朋友的努力成果的见证,期待更美好的看中国!

04

龚栩平(场务与策划)

从决定参加看“中国·山东行”的志愿者选拔到真正成为这个组织的一员,我都是秉承着自己对于将中国文化传播到世界的情怀。当我参与到整个活动中结识了每一位志愿者后,我发现这不仅仅是一个传播中国文化的影片创作项目,它还通过来自世界各地的视角讲述了每座城市每条街道每个角落的人情世故,更是一群志同道合怀揣着对生活对文化的热爱的青年人相聚在一起用青春力量向世界诉说着我们的理想和担当。无论是这个组织里的每一位同学老师,还是每一部讲述着山东文化的精彩影片,看中国·山东行项目让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温暖与鼓励。

05

司道祺(文字翻译)

很开心能参与到“看中国·山东行”的活动中来,为我的研究生生活增添一份乐趣,也给我一个机会更好了解、探索这座城市。通过向外探索,我们更深刻地认识世界,而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我们又更好地认识自己。

06

王雅琪(文字翻译)

参加此次看中国山东行最大的收获就是我终于走出了自己的舒适区。虽然学习外语,但是平时实践机会很少。通过这次活动,认识了很多可爱的老师和同学,敢于和素不相识的人说话,并且把自己的所学用于实践。跟随鑫慧和罗宾逊,有了用脚步和语言丈量世界的奇妙体验。感谢所有人!

07

张逸萱(文字翻译)

在大学生活的末尾,很幸运没有错过“看中国·山东行”这一宝藏活动!向内,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度观察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的窗口;向外,它让我们有机会与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沟通了解彼此。感恩每一位老师和小伙伴!

08

潘敬予(文字翻译)

非常开心能够参加这样一个有意义的活动,也非常感动遇到了一群创意满满、善意满满的小伙伴儿!在这短短的十几天里,我尝试了很多从前没有体验过的事情,也让我对自以为熟悉的城市有了新的认识。有幸通过啤酒这一主题探索青岛文化的一隅,也期待未来我们的文化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09

张雨欣(文字翻译)

温暖中协作,是我对本次活动最深刻的体会。很荣幸能作为一个枢纽,将这份温暖和协作的力量传递,也很感动在大家的陪伴与祝福下迈进新的一岁。感恩遇见所有人,尤其是我的制片人心怡和外方导演霍山,期待最后的成片,期待更多人听见青岛贝雕的故事!

10

王杰(文字翻译)

“看中国·山东行”活动对我来说是一次十分宝贵的体验,让我有机会增进友谊、锻炼能力、体验青岛的市井生活。在拍摄和制作过程中,来自海内外的朋友们通力合作、坦诚交流、彼此信任,加深了对彼此文化的了解。相信“看中国·山东行”活动一定能从新的角度更好地展示中国、展示青岛。

11

张鑫龙(文字翻译)

“看中国·山东行”活动让我感触很深、收获很大。在这次实践不仅锻炼了我的翻译能力,也增强了自信心及成就感。同时,我同杨小楠以及来自津巴布韦的Progy一起探索青岛里院,共同领略中国传统建筑的美、体会青岛的风土人情、感悟历史的变迁……

12

孔菲雨(文字翻译)

很开心能够参加这次“看中国·山东行”的活动。在这次活动期间,我作为随行翻译参加了关于海水稻的拍摄活动,了解了很多关于海水稻的知识,还尝到了一种海水稻做的竹筒米。同时,我与同行拍摄的小伙伴们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13

李艾莲(宣传与设计)

能够参加“看中国·山东行”当然是非常激动啦!在这里有高水平的指导老师,有多才可爱的伙伴和学长姐,我能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东西,也锻炼了我的设计和抗压能力,让我更深刻意识到责任感的重要性!我也非常感谢各位伙伴给予的帮助与鼓励!也希望本次“看中国·山东行”大家都能够满载而归!

14

周洁辰(宣传与设计)

在这次活动里,我看到八位优秀热忱的外国青年和三十多位中国志愿者共同看遍青岛的繁华与美好,作为宣传与设计组的成员,我们能做的就是用我们所学的技术,把那些所介入的美好都定格在那张海报上,留下这17天最美好的记忆。

15

赵婉婷(宣传与设计)

毕业前夕,能够和大家一起参与到“看中国·山东行”活动的宣传和设计中来感到十分幸运!我们一起讨论如何优化每一部作品,如何处理技术难题,专业技能可以说是突飞猛进。在活动中也接触到了其他部门的同学,感受到每个人投入工作的热情。

16

邹芷依(宣传与设计)

活动开启到现在,和各种事情叠加在一起。我只好白天上课,晚上做设计,白天上课,晚上做设计。感觉快要漂浮起来了。第一稿,第二稿,第三稿,第五稿...此时此刻只想说,太厉害了!太深刻了!太价值了!感谢你们!

17

袁临临(新闻报道)

这次活动对我来说是一次巨大的挑战,连续的内容产出真的很不容易。但是我很庆幸选择参加,在这里认识了和蔼的老师、很多优秀的同学,在他们身上我学习到了很多很多。这是我来海大的第二年,我很庆幸自己一直忙忙碌碌有事可做不断充实,竭尽全力奔向自己喜欢的东西,这对我来说这也是一次非常美好的回忆!

18

张潇杨(新闻报道)

谢谢“看中国·山东行”!

从第一次线上交流会、活动预热、启动仪式到八组纪录片的小组专访,再到现在的活动回顾、花絮与感悟,竟然已经是第十五篇推送了。个人信息、拍摄照片、海报、采访,我们更像是一个收集者,发现繁杂素材里的美好与感动、新奇与独特并呈现给大家。而这其中离不开每个组之间的相互帮助,在每一次和大家的交流中,都能感受到积极向上的活力、这种正面的情绪一直感染着我,提醒我要笑!要充满干劲!十七天的工作是辛苦而滚烫的,但它向内让我看到了自己的韧性,向外培养了我感悟善意的能力。

谢谢老师们!

在我十九岁生日的当天,我惊喜的收到了老师们准备的蛋糕!我们的团队一直都是一个有爱的团队,这也激励着我们努力呈现更好的作品。谢谢老师们对每一篇推送耐心细致地审核,感谢每一句鼓励与建议,感谢一程的陪伴!

谢谢我的搭档临临哥!

在活动之外,他是我长我一辈的“师伯”。果断、高效、负责,换句话说,你可以在工作中永远相信他!谢谢他的鼓励、谢谢我们的默契与配合!

你好,五月

人的手就这么大

握不住的太多太多

所以我们要记录

要让这次旅程成为我们所有人

这一生都津津乐道的回忆

活动已经接近尾声

但是属于我们的故事

不会就此结束

“总有人在忙忙碌碌寻宝藏”

而我只想拥着这份美好

岁月绵长

文字 | 袁临临 张潇杨

排版 | 袁临临 张潇杨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看中国·山东行” |听他们说——台前幕后同样精彩!
本文地址:http://j4d.55jiaoyu.com/show-359390.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