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学院附高谢芳打造高效课堂,学生获得感更多

济宁学院附高谢芳打造高效课堂,学生获得感更多

记者 褚思雨 孔 贤

有人说,要“爱一行,干一行”。可对从教11年的谢芳来说,其实更应该是“干一行,爱一行”。“只要认认真真做好本职工作,把课讲好,待学生好,就一定会有意外的收获。”自2011年大学毕业以来,谢芳已从一名青涩教师成长为学校骨干教师。三尺讲台,她用心书写着育人篇章,用青春陪伴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先后荣获济宁市优质课二等奖、山东省中学生生物联赛优秀辅导一等奖、济宁市第八批高中生物教学能手等荣誉称号。

创新教学

让生物课堂更给力

“生物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掌握生物知识不能仅依靠课堂上教师的讲授,而应该立足生活、立足实践、立足宽阔的视野。”谢芳深知生物教学的奥秘,在她的课堂上,“更多希望培养学生生物学科素养,让学生形成一种敬畏生命、尊重生命的生命观念。同时,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探究思维,掌握基础的自然科学研究能力。”

如何深入浅出向学生讲授生物知识,谢芳也有自己的一套心得。

将生物知识融入学生身边事的情景式教学,是谢芳生物课的第一步。例如,在讲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时,她会把鱼缸搬进教室,让学生们自我观察,合作探究;讲解蛋白质、细胞体等复杂难懂的抽象知识时,她在黑板上精心画好图画,使抽象复杂的东西形象化,加深学生理解。上课语言精炼简洁,则是第二步。在课堂上,注重还原式使用教材语言,她的思维方式、语言描述都与教材知识的逻辑框架保持一致。“这样能让学生在精准重复记忆中,强化认识,且思路明晰。”

谢芳非常重视教学效率。“教师要深入了解每个同学的学习状况,了解学生问题症结所在,因材施教,才能真正地做到每一课都‘有备而来’。”她一方面提升自己教学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另一方面也极重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运用效率。高效,让学生学起更轻松,也更有收获。

“课堂上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两者应该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谢芳说,只有课堂“活泼”了,学生才愿意去学,这堂课的效率才会更高。“我不希望自己的课是机械式的灌输,而是田园式的精耕细作。”谢芳希望给学生们带来知识的同时,让学生们乐于学习、主动学习。

亦师亦友

学生眼中她“零差评”

谢芳在学生中有着“零差评”的口碑,学生们信任她、尊敬她、拥护她。

采访谢芳当天,班里一位女同学告诉记者,原本自己在高二分班时不知道选择哪门学科,但因为舍不得“谢老师”而选择了生物学科。“在学习中,她就像我的军师一样,把我遇到的问题都分析得明明白白。而在生活中,她更像一个大姐姐,关心我、开导我,我很信任她。”她说,喜欢“谢老师”的原因有很多,但最重要的一点是因为她善解人意,让同学们都折服于她良好的人品。

被学生喜爱、信任的背后,倾注了谢芳关注每一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耐心。作为一名新时代园丁,谢芳尊重和理解学生的思想,她竭尽全力帮助成长轨迹上出现“斜坡”的学生。“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身上都有不一样的特质,不能仅仅以成绩划分等级,他们都是能够冉冉升起的时代朝阳。”在她的谆谆教诲下,不少学生改掉了身上的坏习惯,收获了幸福的中学生活。

和学生的亦师亦友,也体现在与身边同事的关系上。作为生物学科教研室主任,谢芳以“高效课堂、创新课堂”教学思路为依据,以完善具有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为重点,提出教师的课堂教学要做到四思:即课前反思预设、课中反思应变、课后反思调整、集体反思,全面提升生物学科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以“校本教研”为阵地,采用“三环节导学式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到生活中寻找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自主、合作、交流等方面能力。

“未来,我希望在课堂上能更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努力把生物课建设成学生真心喜欢、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课程。”谢芳仍在不断追寻自己的下一个目标。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济宁学院附高谢芳打造高效课堂,学生获得感更多
本文地址:http://j4d.55jiaoyu.com/show-299058.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