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西海岸,“老铁区”的嬗变

青岛西海岸,“老铁区”的嬗变

原标题:青岛西海岸,“老铁区”的演变

友好山东,时尚青岛。青岛人从来都不自信,旅游玩得开心。

啤酒城、八大关、奥帆中心、小麦岛、即墨古城,来青岛享受旅游之美,不仅仅是水天一色的浩瀚,还有红瓦绿树的魅力,更是享受多元化时尚的契机。可以在民间的海天一色中醒来,在啤酒厂旁边的餐厅里喝啤酒吃嘎。

在老青岛人眼里,青岛的核心区应该是从城南延伸到崂山的海岸线。不可否认,即使是世界各地的游客也主要集中在这一带。

然而,这种情况从10年前开始逐渐改变。曾经的“小渔村”青岛西海岸新区应运而生。

2012年,原黄岛和胶南正式合并成立西海岸新区,至今已有20年。

2014年,国务院批准设立青岛西海岸新区,成为中国第九个获批的国家级新区。

2018年,山东省政府批复了《青岛西海岸新区总体规划(2018-2035年)》。

同样是在今年的7月24日,独立经济学家马光远在青岛西海岸新区金沙滩啤酒城举办了一场大型网络直播。

在这次活动中,马光远预言:山东的整体发展靠青岛,青岛的崛起靠西海岸的成长空。未来10年,青岛西海岸将成为中国发展最好的新区。

“最好”是一个相对的概念,10年太远,不可能一下子看到。但是四年过去了。来青岛西海岸溜达,除了眼睛能看到的高楼大厦,就是熟悉的东北口音。在很多青岛土著的印象中,西海岸是“老铁区”。

李博大集,青岛西海岸新区唯一入选市级“非遗”的农贸市场,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西侧,据说已经传承了300多年。资深游客在西海岸游玩时,一般都会赶上波力的大聚会,感受不同的当地风情。

四处逛逛,你会发现,东北有一大堆大哥大姐。即使是在大秀上搭建的舞台上,二重唱也是不可或缺的保留节目。

快到中午的时候,导游带我们去了一家叫渔人海鲜馆的海鲜餐厅。没想到老板娘也从牡丹江回来了。

炖蘑菇的鸡煲,冷把小海鲜炖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老板娘40多岁,很健谈。她告诉我们,老一辈人通过征途去了牡丹江,现在正在陆续回来。朋友有十几个人,都在新区买了房定居了。

饭后,我们请导游姐姐喝啤酒,她爽快地答应了,说知道有个工厂有啤酒屋,正宗。

边喝边聊,导游姐姐告诉我们,其实在西海岸,不仅有很多要回关东的人,还有很多外国人,尤其是俄罗斯人和乌克兰人。据她粗略估计,总数有两三千,其中以优质女生为主。

他们选择在西海岸租房,因为房租便宜。但是他们的工作主要在老城区。青岛,最时尚的城市,有很多展览。这些来自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女孩来当模特,收入比莫斯科高,但花费比莫斯科少将近一半。

更有意思的是,这些俄罗斯姑娘一般都是本科以上学历,会在青岛各地的培训机构或学校当外教。然而,他们教英语而不是俄语。

对于这一点,我们非常不解。导游解释:毕竟是外国人,比中式英语的口语好。

但是在聊天中我们也发现,作为土生土长的青岛人,导游姑娘对西海岸似乎没有游客那么热情,有点上海黄浦不仰望浦东,北京三环不仰望五环外的感觉。

一直聊到快12点,导游姐姐越来越有精神了。从最初的拘谨到频繁的敬酒,我们才发现自己的胃跟不上。青岛妹子喝多了。

深夜,海风清爽,我们沿着高低起伏的青岛路漫步回酒店。想到导游姐姐作为原住民的骄傲,我们突然很感慨:崂山的崛起,改变了“青岛原住民”的观念。下一个十年,西海岸也要像马光远说的那样,带来新的青岛希望和山东魅力。回搜狐多看。

责任编辑: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青岛西海岸,“老铁区”的嬗变
本文地址:http://j4d.55jiaoyu.com/show-277596.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